见秦瑶目露疑惑,早已经被公良缭强行灌注过盛国官员体制的刘季,立马歪过身子在她耳边小声解释,
“互市监丞在六品下互市监手下,是正八品下职,掌管番邦交易,小官中的小官。”
“但老师说过,这差事油水足,是个肥差。”
“如无人提拔,像是丁家这种偏远寒门进士,只怕还得留在太学府先做一名学生,等释褐试通过后才能授官,如果不通关,还需再等三年再次进行释褐试。”
盛国科举制,考中进士,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。
其中,一甲进士前三,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一状元及二榜眼,可直接入翰林院为官。
状元授六品官职,榜眼六品下或是七品上,视情况而定。
余下一甲进士,可任各地县令、县丞等官职。
二甲及以下,则入太学府,成为官员预备役,需通过释褐试才能获得官职认命。
运气好的,释褐试顺利通过,可以得个京城七八品小官当当。
又或者上面有人,家族有势,走门路在外地混个县令也不难。
运气不好,考试考不过,还没有贵人提拔,那就在太学府里熬吧。
刘季说,齐仙官跟他讲过一个倒霉蛋,三十五中进士入了太学府,已经算普通人中的龙凤,释褐试过了六次,却在太学府熬到六十七也等不到一个官。
最后的最后,七十岁这年,同寝好友看不下去提点他,让他给丰王写了一首诗。
七十年底蕴在这首诗上得到完美展现,通篇一千二百五十一字,全是华丽赞美之词,成功得到丰王赏识,才从太学府出来。
可任命路上,天寒雨急,受了风寒,死了。
当时刘季听了,立马会意到,小师兄这是在点他呢。
这世道,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学子,唯一出路,就是写得一手华美诗句,然后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