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这点姬长风很坚信。
师徒二人便这么你教我学,你问我答,走遍西北的山山水水,村村落落,长至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,眼界也越来越开阔。
隔天,越府戏社在互市热热闹闹地开张了。
没有在戏楼,而是选择在互市一处空旷的野地上。现场搭了一个半米高的小高台,高台三面也并未围上围幕,而只是在后面拉了幕布,隔了前台和后台。
后台也只是用麻布围出一块私密区域供演员换装而己。
即便如此简陋,得了消息赶来的人,还是把戏台周边围了里里外外好几层。
得了父母允准,揣了铜板过来想看戏的孩子,一听不是在戏楼,而在露天唱戏,那叫一个激动,把铜板收了,见着缝就往里钻。
他们得钻到最前头去,这要在外头,除了看到大人的腚还能看到啥?
戏社开张,好几天前就在宣传了,大家都在盼着。很多临近想返程的商户,便多留了一两天。关内的商户多是慕名留下来,都听闻过京城越府戏社的名头。
而关外的商人,则完全是带着猎奇之心留下来的。
听不听得懂,都不在意了。反正等看完,回国后,也能跟乡邻吹嘘一阵了。
结果咚咚锵的大齐乐音一起,戏幕一拉开,第一幕就是西域国打扮的几个演员跑到台上,把那些个高肤白,高鼻深目的西域人深深吸引住了,倍感亲切。
在大齐的戏台子上竟表演他们国家的戏吗?
看得那叫一个目不转睛。
而大齐的百姓看到演员做的不是他们大齐的打扮,也是个个好奇不己,猎奇心起,目光也是紧紧盯着台上。
这是一出默剧,演员好看,布景好看,演员穿的衣服也好看,动作表演都好看,但就是不说一句台词。不管是大齐没读过书的人,还是听不懂大齐话的胡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