亩地,比家乡两亩薄田可好太多了!女儿也能找户有田亩的人家,过上能吃饱饭的日子。
昌大没有丝毫犹豫就留在西北。尔后用了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的富户。而像昌大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。
当然这是后话。
西北开始春耕之后,赵广渊拿出了土豆种子,给离函谷城最近的四城试种,也让卫营一半军田种土豆,一半军田种棉花。
又在函谷城周边买了一大块地准备种西瓜。
开始函谷城的县令听说越王要买地,亲自拿着鱼鳞册来王府让越王圈地。函谷城周边大部分都是混着石子的沙地,除了一些杂草,自来就种不了粮食。
没想到越王还偏偏看上了这种地。见没人买,还一举圈了一大块,十来顷,还非要付钱。
整个西北都是越王的,县令哪敢收钱。但赵广渊不肯,说这是他的私田,用钱买才是正常交易。
函谷城县令邬康安苦了脸。
函谷城是边境城池,不比中原那些城池,都是文官做主,函谷城向来都是军中将领做主,他这个县令一直以来就是摆设。
守着这么个破地方,人口年年锐减,地里的粮食也不能多打一斗,无寸进功劳,这么多年就没有挪过窝。
好不容易以为能拍上越王的马屁,抱一抱大腿,结果越王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,没给他半点亲近的机会。
心里直叫苦。
赵广渊扫了他一眼,说道:“本王准备在地里种西瓜,邬县令要不要跟着买些地也种西瓜?本王提供种子。”
赵广渊现在回不去京城,也不知会在函谷城呆多久,便想着要跟这些文官打好交道。
将来函谷关若有军事,函谷城首当其冲,是军中的后勤供应大本营。要给大军提供各项军需,军中和当地县衙搞好关系,很是必要。
邬县令一听要种西瓜,便以为是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