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穷,因为百姓手里没几亩地。有地的也贫瘠的很,一年到头,也收不了一石粮食。
结果越王一去,那些荒地都被人争着开荒了?
可是就算开了荒,西北的地也不比别处,地里能产出粮食?
“越王说了,地里之所以不产粮食,是没找到适合西北的种子。等咱们开了荒,越王就会送咱们种子!适合咱们西北地里丰产的种子!”
百姓们是盲目的,原先没人这么做过,哪怕有人这么说也不愿意相信。可现在越王的人都在开荒,一副恨不得把所有的荒地都开出来的样子。要是地里没有合适的种子,他们会这么干?
有那闲时间,睡大头觉不好?
时下的百姓没见过什么世面,大多盲目又盲从,只晓得没有好处别人不会这么做,于是纷纷跟着做。
于是西北便进入风风火火搞大开发的阵仗中。
把至正帝和京城众臣都吓了一跳。若越王手中真有合适西北土地的种子,那真是利国利民之举啊,那将来国库一年能多收多少税粮税银?
百姓们能吃饱不是每代国君想做的事吗?
至正帝把已经发出的军令又收了回来。想看看越王能做到哪一步。
结果至太子越发不满。
太子满不满意,赵广渊不知道,让人把昌州府库里的银子往函谷城运,把六个粮仓的粮食往西北运,美其名曰之前与西戎对战,很多将士立了军功未有封赏,很多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也没发,这些是给他们的。
至正帝能说什么?收到奏报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让昌州府官不必理会,也不必抵抗。
结果至正帝的暧昧态度,让无数人以为至正帝更看中越王,背后都议论皇上是不是要易储,让太子越发感到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