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
哪来的话题度。
小浩不一样。
潘婕有段时间看抗吧一直争吵中路carry的标准,这让她意识到小浩的打法本来就跟主流中单不一样。
平时聊中路,都是聊伤害占比,分均输出,聊团战输出爆炸,技能释放。
到了小浩身上,观众越聊越奇怪。
看着不c,但lgd战队跟春季赛的状态一比,如同脱胎换骨。到现在,抗吧隐隐有另一种说法,队友舒服,自己又不出事,那肯定很爽吧。
谁不愿意开局自带优势?
包括一些排位遇到penicillin的王者路人也在发帖,称跟小浩分到一边,玩得会很爽,找到了游戏里的快乐。
这类贴,以上单视角居多。
什么叫争议?
这就是争议。
没人怀疑uzi的对线水平,但他没夺冠,所以喜欢聊。
有人怀疑小浩的对线水平,也没夺过冠,所以喜欢讨论。这些人看到顺心意的评论会去附和,看到不顺心意的评论,会起争执。
看,谁会关心边缘角色?
lgd以前就是这个边缘角色,不是godv撑起摊子,谁爱讨论lgd?
靠pyl吸流?别搞了。
潘婕看出来了,c博就是个内心闷骚,却要装一本正经的人,远不如小浩身上自带话题,接受采访不自闭的风采。
潘婕心里又拿小韦跟小浩比。
觉得后者更少年气些,不像小韦身上带着社会气,显得略微油腻。这或许才是小浩更被观众接受的原因。
观众都年轻过,或许也都讨厌过自己从前不够自律,不够开朗,没那么脚踏实地。
无天大战佛祖会成为一个符号。
而小浩能创造更多的符号。
说实在的,潘婕没觉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