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考虑到政治平衡与自己的事业大局。但不收拾已经是极限了,指望李宝臣对马璘掏心掏肺,十分关照,那是不可能的。
这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原则,也违背了人性。
道不同不相为谋,不是一个圈子的人,利益就不可能一致。
就算李宝臣是个傻子,真这么做了,马璘也不敢相信啊!
所以,李宝臣这份军令,在孙志直看来十分可疑。
要么,河阳三城将会遭遇重大变故,比如说迎来强敌,爆发恶战之类的。
李宝臣想送马璘去当替死鬼!
要么,则是李宝臣要谋取蒲州,需要把马璘的部曲调离关中。
二者里面总有一个是真的,甚至两个都有可能是真的。
换言之,在李宝臣看来,关中人只要知道他能打就行了。最好马璘是个草包,什么也不会,这是最好的。
否则,李宝臣能干的事情,马璘若是也能干。那关中天龙人,为什么要指望宝臣大帅的保护呢?
想明白这些细节,马璘后背瞬间湿透了,全是冷汗!
这份调令,只怕是……不怀好意啊!
马璘心中阴搓搓的想道。
然而拒绝也不好拒绝,因为李史鱼在华阴,管着粮仓,负责调拨粮秣。一旦马璘不听军令,马上断粮,然后以宰相的名义罢免马璘的官职。
那时候,要不就鱼死网破,要不就认栽,马璘可以选的路子也不多。
这支军队,是“朝廷”的军队,而非是他的私军。真要闹起来,马璘不占理。
“孙将军,你有何良策?”
马璘面带愁容问道。
“马将军修书一封,就说黄河浪急,时不时还能见到浮冰,乘船有些危险,走水路实非良策。
不如走轵关,陆路安全。
大帅既然已经平定洛阳,末将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