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并没有结束。他们游过濮水后,直接因集合地产生了分歧。
原先主帅王访的军令是第一突围地为任城国大营,但李疆有不同的想法,他想带着部曲去离狐。
张就不同意,觉得离狐空虚,本就无兵,去了那里死路一条。而前面任城国方向才是生路。李疆没多做解释,直接带着残存部曲六十人,直奔离狐。而张就依然按原计划南下,直接被埋伏在交通道的典韦部伏杀。
所以张就一顿勐跑,最后也只是比刘虎晚死片刻,何苦来哉!
所以这一战,山阳兵七部四千兵尽墨,最后也只是活下了乡豪李疆及残部。
从这里,也可以看出,时代的大转折已经到来。
秩序纲常仍在时,类王访、檀彬这样的名士自有一套规则,而一旦秩序瓦解,人人大争时,就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求活。以往名气再大,学问再好,道德再高都不能帮助他在危难中保命,只有自己的机警,智慧才是存身的关键。
就比如李疆,其人与山阳党人们相比,地位权势无异于云泥。但最后却只有这个乡豪活了。为何?只因为李疆和其兄李朔等,都是家族第一代的创业者,比那些高高在上的门宦们更有斗争经验,他们都如野狼一般,敢赌敢拼更知道如何在关键时候做选择。
李疆渡濮水后,为何不去任城国大营,就是因为之前其辟主王访连发数道探马向南,却一无所讯。当时李疆就猜到这一段交通线,大概率有泰山贼的伏兵,所以他知道继续往南走,一定是死路。此时唯一的生路就在那看似空虚的离狐城。
这里其实也看出了李疆这等乡豪的道德品行是多么功利。其辟主决策出了这么大问题,其人一声不吱。后来与他一同患难的张就执意南下,李疆明知道前面死路,也是一声不吭,转身就走。
他为何不多说?就是担心前面泰山军张开了兽网最后没捕到猎物,气急败坏来追,到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