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的到来。
在首映礼结束的三天后,《火星救援》在北美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公映,超4000家电影院都加入了公映大军之中。
对于冲着明星卖颜和宏大特效而来的普通观众,这部质量和剧本都很过硬的大作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,也无疑能够激发大众对于太空事业的热情与关注。
而对喜爱科幻电影的理科男来说,这部电影的上映,终于可以让他们暂时成为小圈子的焦点。
他们既可以对着或真实的、或潜在的、或是幻想中的观影女伴们,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地分析科学原理吐槽穿帮漏洞。
也可以跑到社交媒体上,披上学霸大v的披风,激扬公式挥斥方遒。
火星是遥远的,距离地球最远超过4亿公里。
火星是寒冷的,夜间温度时为零下70摄氏度。
火星是瑰丽的,因为空气中的尘埃落日呈蓝色。
男主角马克·沃特尼因为意外,没能成功撤离火星,需要独自呆在火星上等4年,而粮食只够吃300天。
故事的核心就是这么的简单。
但过程却充满了刺激的反转。
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,似乎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,都必须要塞入一些哲学的思考。
哪怕是最爆米花的超级英雄电影中,超级英雄们都不屑于头脑简单地打打杀杀,他们纠结、思考。
他们审视自己的心灵,每天不问自己三遍“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我要往何处去。”
几乎所有超级英雄,都越来越苦大仇深内心矛盾。
钢铁侠在《钢铁侠2》里陷入了对“英雄”的迷茫。
美国队长在国家与正义中无法抉择。
版纳博士始终无法接受自己的另一个人格绿巨人。
雷神托尔也在王位的责任中辗转反侧。
更别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