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构的背景……”
这都已经不能算拍马屁了,
因为说的是实话。
陆时陷入沉思。
这时,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:
“先生们,到了。”
三人跳下车。
上次来时,哈佛正准备进行扩建,校园西侧空置了一大片土地。
一年时间过去,扩建已然动工,
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,
工人们身着工作服,忙碌的身影在工地上穿梭,有节奏的敲击声和机器轰鸣穿插其中。
特斯拉抹了抹汗,追上陆时,
“陆教授,我再说一句。”
陆时说:“请讲。”
特斯拉低声道:“aaas是不会轻易放弃的,肯定继续派遣说客。而你若想推动影响因子的落实,也必然需要aaas的帮助。所以,不妨考虑该如何合作。”
这是一个十分中肯的建议。
陆时点头,
“我懂。”
特斯拉笑笑,不再多说。
三人朝哈佛校园走去。
没想到,刚到门口,便发现那里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白人。
在炎热的夏日下,汗水从他的额头滑下,顺着脸颊滴落在地,留下一片片水痕。
他左右张望,明显在等人。
很快,他注意到了陆时,
“陆教授?”
他小跑着上前,
“你是陆教授吧?我是耶鲁的亚瑟·哈德利。”
这个名字,陆时没什么印象。
旁边的古德曼压低声音,
“校长。耶鲁校长。”
陆时有点儿懵。
普林斯顿、哈佛、耶鲁、哥大准备成立常春藤,
所以,自己赴美的消息被哥大知晓,就意味着其它三校也知道了。
但耶鲁明明在威斯康星的纽黑文,
哈德利老哥为什么会在哈佛门口堵人?
十分之离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