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,发表大量调查性新闻报道,引起公众强烈反应,直接带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到来。
运动中那些牛x的记者和编辑,才是被“舔”的一方。
学生们又开始私下议论,
有的甚至考虑,要不要在新学期转入新闻学院,
反正新闻学院对毕业生有双学位的要求,之前的专业课也不会浪费。
普利策缓步凑上来,
“陆教授,我觉得火候差不多了。”
陆时也是相同的看法,
他清清嗓子,
“另外,我必须要告知诸位。入学新闻学院会有奖学金,并且,毕业生在毕业后,也可以获得进入《镜报》、《世界报》工作的机会。”
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利诱有效,
瞬间,学生们跃跃欲试。
有人问道:“陆教授,奖学金真的会发?”
之所以会有此一问,是因为美国总是画大饼,
在美国建国时,法律明文规定,要确保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,可依照法律获得相关经济援助,
不过,受到各种影响,很多教育资助计划和条例被废除或一直处于无效状态。
说白了,就是只有口头保证,并没有落到实处。
“奖学金”一词也逐渐被遗忘。
陆时说道:“你们或许知道,英国于今年颁布了法令,组织地方教育委员会管辖本地区的教育,开始设立奖学金,初衷是能使贫穷的优秀学子有受教育的机会。”
忽然提到英国,学生们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巴特勒却是反应快,
他呵呵一笑,
“你们难道忘了《全球大学排名》的事了?”
众人这才恍然大悟。
因为排名,世界各高校开始展开竞争,
为了抗衡伦敦大学联盟,美国的常春藤甚至早了几十年被提上议程,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。
在这种情况下,英国搞奖学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