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反地,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,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会因为文献老化而不被统计,从而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。
卡文迪许说:“除了时滞性,还有很多因素,例如篇幅、类型……甚至还有合作者数!”
作者越多,被引用得可能越大,
因为学术是个圈,
既然要混圈子,那总归会有各种利益交换。
陆时说:“其实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篇幅。一般情况下,篇幅越长,研究的完整性越强,影响因子的升高会比较持久。”
卡文迪许又想了想,
“那蹭热度呢?会不会不公平?”
陆时摊手,
“因为热门课题都有实效性,所以,蹭热度必须要尽快。这样的论文往往篇幅较短,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,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,然后又迅速下降。”
所以,这是一个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问题。
卡文迪许说:“那不对。夏目先生的论文就是蹭热度,但我觉得,他会被一直引用。”
“啊这……”
陆时不知该怎么反驳。
夏目漱石摊手,
“不一样的,校监先生。《lu,永不消逝的文学巨匠》是开宗立派之作。”
陆时:???
卡文迪许:???
两人都很懵。
只见夏目漱石展颜一笑道:“开的是陆学研究派。”
神特么“陆学研究”……
陆时直接裂开。
卡文迪许却很赞同,
“对对对!开宗立派,被引用得多才属正常。”
陆时懒得搭理一唱一和的两人,继续道:“除论文本身,还有期刊因素。很简单的道理,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,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。”
卡文迪许说:“或者,小而精悍的期刊也可以。走精品化路线嘛~”
陆时继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