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受害者吗?
夏目漱石说道:“《我是猫》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,就是为了增加趣味性,再加上猫眼看世界,有更多讽刺、调侃,也属正常。”
陆时点头,
运用这种方法的文章很多,
中国人最最熟悉的,应该便是鲁迅先生的《狂人日记》了。
还有,
《秦腔》,叙事主人公是个疯子;
《尘埃落定》,傻子。
但要说最变态的,还得是日本作家,太宰治的《人间失格》,主人公简直将自己和人类分割成了两个物种。
这种写法可以增加代入感,
读《狂人日记》的时候,读者难免背后直冒冷汗,觉得自己会被“吃人”的社会“吃掉”,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狂人,
尤其是鲁迅在序中就介绍了狂人结局——
疯病被治愈。
这让代入感变得更加突出。
夏目漱石说道:“陆,不同的视角能提供不同的角度,主要看你想让读者们代入谁。当然,最稳妥的还是第三视角,只要把故事讲好,总归不会错。”
陆时肯定也是懂的,
思索一阵,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带引号的“我”。
他当然需要读者们代入卢卡斯。
夏目漱石一看这个就来劲了,摆出一副老前辈的模样介绍道:“陆,根据我创作《我是猫》的经验,这种写法还是有难度的。”
陆时接过话头,
“是的。很多环境的变化,必须依靠次要人物反应;对人物的感受、评论,也要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。经过次要人物的见闻,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交融在一起,推进情节开展。”
夏目漱石:“……”
沉默了。
陆时有些疑惑道:“怎么了?为什么忽然不说话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