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道:“这就是你找我的原因?”
他接过了本子。
高尔基提示:“从后往前翻,那里有陆教授的一首长诗……诗其实是我写的,但陆教授画上了点睛之笔。”
格林金按对方的要求翻阅,
“这篇《海燕》吗?”
高尔基点头,
“你读读看吧。”
格林金遂沉下心来仔细阅读,
“在苍茫的大海上,狂风卷集着乌云……”
这首诗写得极好。
开头,极力渲染恶浪腾空、雷电交加、狂风怒吼、波澜壮阔的紧张气氛,
连带着格林金也跟着紧张起来。
诗歌能调动读者情绪,无疑是成功的。
他读着读着,声音渐渐大了起来:“——暴风雨!暴风雨就要来啦!”
高尔基伸出手,帮对方又翻了一页,
瞬间,格林金瞪大眼睛,
——
这是勇敢的海燕,在怒吼的大海上,在闪电中间,高傲地飞翔;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:
—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!
——
这两句让整首诗的高度又上了一个层级。
格林金甚至吼了出来:“—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!”
太强劲了!
太炽烈了!
他的手甚至都在微微颤抖,
“这是……这是一个中国人写出来的?用俄语……他能用俄语创作?”
托尔斯泰笑道:“你可能想象不到,《乡村教师》的第一语言其实是法语。”
“嘶……”
格林金倒吸一口凉气,
确实想象不到。
他转向高尔基,
“我大概能猜到你来找我是想做什么了。不过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