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拼读,正确率很高。
比如说:
伱学过“dog”这个词,再碰到“ log”,无论如何也能猜出其读音。
——
戴文挠头,
“这不是自然拼读吗?”
富兰克林说:“确实是自然拼读没错,但陆教授给出的是方法。你没看后面‘baboon(狒狒)’这个词的例子吗?”
戴文继续往后看,
论文以“baboon(狒狒)”这个单词举例,
陆时认为,如果之前学习过“banana”和“food”两个词的音标,就容易念出“baboon”的正确读音——
「bbun」。
戴文说:“那个撇是重音?”
富兰克林点头,
“对,重音符号是陆教授此次对音标表的补充。他认为重音很关键,如果‘baboon’重读前面的‘ba’,那就不会发「b」了,而是会发音成「b」。”
戴文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随即点点头,
“确实如此。”
富兰克林轻笑道:“若是这套音标表能推广,那么,任何外国人学英语都会变得轻松。因为它可以让外国人在没有英语环境的情况下掌握自然拼读的规律。”
他停顿了片刻,又道:“还有一点,那就是美式发音。”
戴文愣了愣,随即恍然,
音标越全,越可以区分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不同,
这对美国是大好事!
戴文不由得打趣:“我怎么觉得陆教授对美国的功劳堪比国父华盛顿。”
富兰克林白了好友一眼,
“你滚!”
两人哈哈大笑。
其实,戴文一个理工科的学生,对于语音学、语言学没什么认识,
他认为语言能用于交流就可以,
浪费那么多时间、那么多资源搞些音标、切音之类的,都属于无事生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