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“这些都好说,既然陛下不急于立刻灭杀曹彰,臣以为我们可以分两步走,
比如曹彰在西域时,肯定会缺乏物资,军械甲胄也会越用越少,我们当然不可能资敌、不能允许民间商旅卖兵器给他们,但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商旅,伪装成‘为了贪图逐利而违背朝廷的管控’,出玉门关卖些别的。
这样能让曹彰和西域诸胡打得更惨烈一些,更快肃清西域诸胡,又能利用这些商旅做些谍间之事,赢得曹彰信任,借机搜集西域情报,让陛下实时掌握曹彰打到哪里了、有多少兵力、民力,如此,将来对曹彰动手时,便能事半功倍。
也能避免因为敌情不明、不知道曹彰究竟有多少势力范围,而出现漏网之鱼,让曹彰本人逃脱。毕竟西边的地域太广大了,如果曹彰和贾诩一样一路往西跑,追到后来就会遥遥无期。只有充分掌握了情报,才能如马超杀贾诩那般,提前准备迂回包抄,一个不留。”
刘备一听缓图还有这个额外好处,心里也更好受了些,立刻批准了这些建议。
于是诸葛瑾就亲自筹备了这事儿,模仿当年汉武帝时“马邑之谋”那般,关照身在敦煌的法正,学当年汉武帝时的大行令王恢的角色,组织了一些去西域探路的商旅。
这些商旅可以带出玉门关的货物,实际上都是经过法正严密审查的,但是出了关之后,他们就要表现得自己都是“为了巨额利润,突破大汉朝廷的封锁,私自来这里卖货的”。
所以这些人卖的东西价格,当然是出奇的贵。可因为大汉要提防曹彰,断绝了明面上的贸易,西域诸胡确实没有其他渠道买到汉货,所以哪怕这些东西巨贵,但只要是必须的,那还只能咬着牙硬买。
包括曹彰自己,他因为去了西域三四年,很多在汉地时能够出产的高端军需物品和生产资料,其实都非常短缺了,他带去西域的工匠,根本没法完美复刻在关中时的“手工业产业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