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,本宫就等陈尚书的好消息了。”
“殿下还有其他事吗?没有的话,微臣先去忙了。”
“陈大人请便。”
工部尚书陈谋将银鳞枪收起,连着枪匣抱在了一起,走了出去。
做完这些后,赵弘明对高延士说道:“这些天,你们皇城司和殿前司都做好准备。皇宫内要是人手不够,就从吴起那边调一些魏武卒精锐来,力求不要出现任何的纰漏。”
高延士脸色认真道:“奴才遵命。”
一连做了多种布置之后,赵弘明才稍稍放心下来。
很快,魏国太子邀全魏国武学势力来大梁城观其登基大礼的消息,传遍了整个魏国。
在众多武学势力中间引起了不小波澜。
毕竟在赵弘明之前,从来没有哪一任魏国帝王做这样的事情。
有武学势力认为这是赵弘明自大狂妄的表现,将来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也有武学势力认为,是赵弘明修为高强,想要在全魏武学势力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,以后稳固他的地位。
不管怎么样说,赵弘明作为魏国有史以来修为最高的皇室子弟,拥有两百年的寿元,注定成为一代传奇帝王,没有任何人敢小觑。
大部分武学势力都接下了请帖,派门中弟子或者掌教亲自赶往了大梁,现场观礼。
一时间,前往大梁城的武夫人数比之以往翻了一倍不止。
大街上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。
俨然一副盛世的姿态。
在大梁城驿馆的各国使节见到这等景象都露出不屑之色。
“飞得多高,就会摔得多惨。”
“等到他登基那天就是他死期。”
各国使团中有不少武学势力派来的精锐,他们在韩国的劝说下,加入了这场危险的刺杀之举。
他们在驿馆的这段时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