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言道:“殿下,臣最近动员了一些民夫,已经将大梁城外的大堤都加固了一遍,并派了民兵巡防。现如今,浞河大堤已经无碍。受灾的民众也已及时得了救济。”
赵弘明点了点头道:“陈大人做得很好,辛苦了。”
“这都是微臣应尽之意。”
说完陈谋便退了回去。
就在这时,中书左丞洪道文站了出来问道:“殿下,微臣听闻您前些日子进攻正一门,并且派大军控制了正一门,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?”
赵弘明一听,就知道正事来了,当即打起了精神,他点头说道:“是有此事。”
中书左丞洪道文听到赵弘明的承认之后,立刻跪了下来说道:“我大魏社稷危矣。望殿下尽早的从正一门上撤军,现在还有回旋的余地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丝哗然,纷议论起来。
他们都在朝堂上呆了许久,知道洪道文话中之意。
正一门在魏国存在两百多年,与魏国几乎同寿,实力雄厚。
赵弘明这番对正一门大动干戈,即使得到一时之胜,也是无异于老寿星吃砒霜。
正如洪道文所言,大魏社稷很是危险。
站在龙台上的高延士挥动手中的长鞭,发出清脆的炸响:“肃清!”
喧哗的大堂之上,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洪道文乃是建安朝的左丞相,在魏国的朝廷上位高权重。
紧随他之后,一个文官打扮的上前一步,目光透露出深深的忧虑:“臣附议。正一门只是山门在此,但其门下弟子无数,散落天下,若是一招不甚,真可动摇魏国之国本。微臣也望殿下尽早从正一门撤军。”
赵弘明环视大殿其他臣子说道:“还有其他大臣也这么认为吗?”
“臣附议!”
“臣附议!”
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