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一些简单的例子,譬如南方部分区域很难区分nl以及前后鼻音的发音。
譬如北方部分区域很难讲话不带重音。
总之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一些特色口音,轻或重罢了。
虽然徐年是二甲以上的普通话水平,但在关键时候不那么够用。
而且这只是比较容易通俗解释的部分障碍。
是最容易调整克服的。
其它是更深入的。
结束日常功课后,林嘉念正色道:“这几天我已经整理好了草稿版,比较粗糙的那种,是先搞定‘森林’,还是先进行整理?”
闻言,徐年直接反问:“不用练声了吗?”
“肯定要,不过也不能光卡在这里。”林嘉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徐年表示认同。
略加思考,徐年决定道:“先抽时间整理一遍。”
林嘉念没二话:“行,那就直接开始吧。”
“……”
到这份上了,徐年自是不会啰嗦。
依照顺序一首一首来初步整理,跟‘挪威的森林’的整理过程一样,徐年前摇一段时间,然后开始跟潜意识共鸣。
在林嘉念拿出的草稿版基础上,与潜意识的共鸣简单了好多个档次。
再加上熟能生巧之类的缘故,越往后越顺手。
每首歌前摇几分钟,唱一两分钟,讨论十来分钟。
倒也不慢,赶在午饭点完成了整理。
剩下的活会比较耗时间,不是林嘉念一个人能搞定的了。
首先她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完成更全面的填词补充。
然后需要进一步作曲,这个部分少不了请别人帮忙。
徐年并无作曲编曲能力,他甚至连写旋律的能力都没。
就更别说配器、曲式、结构、和声、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