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首词好不好,要看众人是否认同。
而现在,听方孝孺念完这首词的朝臣们,哪怕打心底觉得自己的作品也不差。
但……仍旧有些自行惭愧。
他们的是不差,但这首词,是真的好。
朝臣们同时应声道:“臣无异议。”
朱棣将黄玉拿在手上,“如此,还请作出这首词的爱卿上前来。”
大臣们瞪大了眼睛,大殿之内的大儒不算少,吏部尚书方孝孺与国子监司业刘雄更是在学问一途独占鳌头。
国子监侍讲曾安,直讲博士杜至也是享誉朝野的大儒。
其他大臣同样饱读诗书。
没能写出作品的朝臣们,下意识的便将目光看向了国子监的大儒们。
但,无论是方孝孺还是刘雄都没有动作。
国子监的大儒们也是安坐不动。
在所有大臣诧异的目光中,一位少年带着恬淡的笑容走出了席位。
陈堪:“不错,正是在下,大明第一文抄公。”
被朝臣们诧异,惊讶的目光注视着,陈堪表示感觉还行,下次要多装逼。
原来是陈堪!
朝臣们释然了,如果是陈堪,那就合理了。
他是生在盛世的人,又是大儒方孝孺的学生,能作出盛世的诗词,不奇怪。
陈堪来到朱棣身旁,朝朱棣弯腰拱手道:“陛下,这首词,乃是微臣拙作,旨在为我大明即将到来的宏大盛治添上一丝才气。”
什么叫宠辱不惊,这就是了。
即便做出这样的大作,依旧没有一点骄傲的意思。
记着陈堪情分的臣子们,在看向陈堪的目光时,又满意了几分。
这是个好孩子。
朱棣也有些惊讶,随后心里对陈堪更加满意,不愧是我挑的女婿,我朱棣当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