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术研究者的判断。”
“究竟是什么事呀?”余思归急了:“您快跟我们说说。”
“很多年前,张大千在徐悲鸿那借走了一幅画,这幅画是五代大画家董源的《溪岸图》,”王世襄缓缓说道:
“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,但这话在张大千这根本没用。
过了好久,徐悲鸿也没见张大千回去还画。
就在他以为张大千会黑不提白不提赖下这画的时候,张大千的弟弟带着几幅画上门来了。
原来给自己找了无数个借口的张大千,想用另几幅画换下董源的《溪岸图》。”
余思归:“徐悲鸿同意了?”
“不同意能怎么着,张大千能回头找补就算不错了,”王世襄:
“谁知道过了很多年,有人又把这套把戏用在了张大千的身上。”
聪明的余思归,试着猜了一句:“这人不会就是那位王季迁吧?”
“就是他,”
王世襄笑得眼都弯了:“有一段时间张大千走南闯北的办画展,这幅《溪岸图》便跟着他到处走。
这个时候,住在纽约的王季迁邀请他去纽约办画展,并同时承诺自己会全程接待……”
在见到《溪岸图》后,王季迁就和当初的张大千一个表情,当即暗下决心要得到此画。
等到张大千画展结束准备回国时,王季迁掏出了一个小本子跟张大千算总账。
“当时张大千就不乐意了”王世襄学着对方的语调:“不是说好了由你来接待嘛,怎么还让我掏钱?”
黄永钰接着学:“我当时说的是全程接待,又没说全程付费。”
这一会的江山和余思归,坐在一旁笑着瞧热闹。
“张大千是什么人,他哪肯吃亏,”王世襄接着道:“这个时候,原本就不是为收钱的王季迁,便提出了以画换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