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,就被黄华的小汽车拉来了轻工局。
和上次一模一样,黄华自己也不清楚所谓何事。
只晓得这一会的许局长,正在满世界的找江山。
在这个即没有call机,也没有手机的年代,找个人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。
“你俩都还没吃饭吧,”许局向门外指了指:“我们去食堂边吃边聊吧。”
……
面对许局给安排的高规格招待标准,江山和黄华决定不负所望的吃出个高度来。
看着眼前全力以赴的两个人,许局的筷子也没敢歇着。
咽下几口饭后,许局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搁在了桌上:“这东西都见过吧。”
两支六边形的绿色铅笔,静静地躺在桌面上。
江山抬头一看:“当然见过。”
黄华:“铅笔。”
在这个同志还是同志,2b还是铅笔的年代,这玩意就已经是绿色漆身,搭配白金字号的熟悉模样了。
“你俩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?”
江山和黄华,双双摇头。
“你们可别小看了这支小小的铅笔,我国之前并没有自己的铅笔生产商。
从“废科举、办学堂”开始,外国铅笔就开始涌入了我国。
有资料显示,仅此一项,国外铅笔商每年都能从我国掏走数百万元的银圆。
1932年,一位名叫吴鼎的留学生,进入了日-本的三菱铅笔株式会社。
观察到他处处学习、项项留心的行为,日-本的一位高管也猜出了吴鼎进入工厂的真正目的。
但即便如此,这位高管也没有显示出半点慌张:就算你在我们工厂待两辈子,也绝不会做出一支铅笔。”
许局长说到这,端起汤碗喝了一口。
面对桌上一只只快速见底的餐盘,他继续说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