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的出版社就没在发行过字帖了,”朱社长了解同行们的担心:
“但现在使用钢笔的同志越来越多,这本字帖不但字型大气,内容也非常优秀,应该会受市场欢迎的。”
“这么说,你们出版社同意出版此书了。”
“是的,”朱社长笑着点点头:“您让作者本人和我们联系,商量一下具体的出版事项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已经到达燕京数日的庞中华,正坐在文怀沙的家里。
“字是好字,”合上书稿后,文老仔细想了想:“既然你找到我这来了,我就帮你一把吧。”
他这话,可把庞中华激动坏了。
忙站起身谢道:“文老,我这书如果可以发行,您就是我一辈子的大恩人。”
“先不着急谢我,”文怀沙摆了摆手:“我也只是帮你推荐一下,至于能不能成还两说。”
“有您这话,我就已经很感激了。”
据后世的出版商回忆,庞中华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字帖市场的头把交椅,离不开他的聪明头脑。
这人很会来事,除了交上了文怀沙的关系,还喜欢结交各家新闻单位。
自打自己的钢笔字帖火了后,就开始上各大院校讲授练字技巧。
每到一个地方演讲,还都会提前联系当地的报社和电视台。
时不时,还要在演讲中拉上一段手风琴,美其名曰为劳逸结合。
之后,边拉手风琴边学钢笔字,就成了庞中华的一大教学特色。
很快便给央视看中,并把他的课堂搬上了电视屏幕。
“这样吧,”文怀沙捋了捋关系图:“我先把你的字帖带去给江院长看看,听听他怎么说。”
“江院长?”庞中华问道:“哪位江院长?”
“当然是美院的江院长,他和出版社那边比较熟,”文怀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