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剪,“霍先生想问那批运往北边的医疗器械……“
“告诉霍老,通关文件会从布政司直接批。“杜永孝转动拇指上的翡翠扳指,望着维多利亚港对岸的中环大厦群。
再过三个月,
怡和洋行就要改姓杜了。
……
《亚洲周刊》1987年封面故事《十亿人的春天》-——
“当李佳城还在观望大陆市场时,杜永孝已经在北j长安街建起第一栋玻璃幕墙写字楼。这位神秘的'红色资本家'不仅促成港商投资深圳特区,更将怡和、太古、会德丰、嘉道理四大英资集团收入囊中……“
深圳罗湖口岸——
杜永孝的劳斯莱斯穿过刚刚竣工的深南大道。
推土机正在碾过稻田,打桩机的轰鸣声中,他接过秘书递来的卫星电话:“告诉莫斯科的朋友,西伯利亚输油管道的股权我要51%。“
车队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停下。
五百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突然齐声高喊:“杜总好!“
声浪震飞了稻田里的白鹭。
杜永孝望着远处正在浇筑的地基,那里将崛起中国第一座电子代工厂——比历史提早了整整十年。
……
1997年6月30日,香港太平山顶——
杜永孝站在观景台边缘,黑色唐装衣角被夜风卷起。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在他脚下流淌成金色长河,中环码头传来英军降旗的号角声。
他点燃雪茄,火光映亮眼角刀刻般的皱纹。
“杜生,记者会要开始了。“秘书捧着卫星电话轻声提醒。
他摆摆手,目光掠过太平山下密密麻麻的观礼人群。
三十年前初到九龙城寨时,那些逼仄的寮屋还飘着白f味,如今已变成直插云霄的国贸大厦。
当年帮大探长雷洛,颜雄斟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