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的科技发展趋势,包括个人计算机、互联网等领域的突破。
与汤姆斯一起搭乘飞机回去美国的刘和见状却早已麻木,因为这份计划书他比汤姆斯看到的还要早,那一刻的自己绝对比汤姆斯还要震惊。
以至于刘和事后怀疑杜永孝到底是不是人?
是人的话为什么可以预测二十年后的事情?
除非,
他是神。
……
回到华盛顿的第二天,汤姆斯就迫不及待地将计划书呈递给总统卡特。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,卡特总统仔细翻阅着这份来自东方的计划书,不时发出惊叹。
“这份计划书的价值,不亚于马歇尔计划。“卡特总统摘下眼镜,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,“我们必须立即召开内阁会议,讨论如何落实这些建议。“
很快,杜永孝的名字在华盛顿政界传开了。国务卿万斯在看完计划书后,立即要求安排与杜永孝的会面。财政部长布鲁门塔尔更是直言:“如果杜先生愿意加入美国政府,我愿意让出这个位置。“
与此同时,美国各大媒体也闻风而动。《纽约时报》在头版刊登了长篇报道,标题是《来自东方的商业奇才:杜永孝和他的硅谷蓝图》。《华尔街日报》则详细分析了计划书中的各项建议,称其为“改变美国科技命运的里程碑“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《时代》周刊的封面报道。
封面上-——
杜永孝身着中式长衫,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。内文写道:“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杜永孝用他惊人的远见,为美国指明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。他的计划书不仅是一份商业蓝图,更是一份关于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宣言。“
很快,杜永孝的声望从政界、商界蔓延到民间。
在哈佛大学,学生们自发组织研讨会,讨论杜永孝的计划书。在硅谷,创业者们将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