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联系了南都的合作媒体,特意发的。
其他的媒体取名的标题,乱七八糟。
不过总体而言,南都的这家媒体话题性最高。
评论下方是媒体的简单介绍,对于该案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,最后进行了一次的提问——
“犯罪预备是对于预备犯而言的刑罚规定,但是在方如风的案件当中。”
“犯罪的预备没有任何的客观事实,审判法院完全将其当做“双刃剑”是否合理?”
下方也出现了诸多的评论声音:
“这罪名的判决怎么看上去和寻衅滋事差不多了?现在法律都开始走万能流了吗?”
“不清楚是不是万能流,但是能看的出来这个判决非常的不合理。”
“如果不是白君律师事务所发的,我甚至怀疑这是造谣!因为太离谱了!”
“都说离谱.…但是这现实怎么更离谱?”
“不明所以,一鸣惊人,这个案子是哪个法院审理的?
通过现在的情况来看,这个案子估计能让法院出名了!”
“算了,我就直接点,等待后续吧,希望看到这个后续的结果!”
“.….”
网上的舆论声不断。
另外,苏白在李雪珍联系媒体的时候,再次提起了申诉。
只不过这一次提交的申诉关键点与上一次提交的不一样。
上一次苏白提交的是法律不适用。
这一次加了一条无客观事实和证据能够证明,方如风具有犯罪预备的行为。
在提交完再审的请求后,苏白等待着舆论和再审的结果是否受理。
.
….
在这个话题冲上舆论后,沙都高级法院很快注意到了这个案件提交的再审,对于该案件进行了核准。
认为该案件一审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