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们都是紧皱着眉头,臣子们也是紧皱着眉头。
这一幕他们只是在史书上见过,没想到今天竟然亲眼得见。
赵匡胤以三十岁之龄成为节度使,三十二岁成为后周禁军最高统帅,三十三岁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成了后世史书中的宋太祖。
这些,他们心里当然都门儿清。
“赵人欺负孤儿寡母,算个甚的英雄。”
老朱言语间满是对赵匡胤的鄙视。
大家同是开国之君,老朱能拍着胸脯来一句: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而加焉。
自个才是正儿八经,用一个碗创业,历经生死险阻,最终开创大明王朝,成就一代帝业的旷世奇才。
至于老赵,窃人家的家族企业,老朱看不上。
当然,这种话,也只有老朱有资格说。
其他天子都是皇n代,他们之所以能够坐上天子之位,靠的不是自己,而是靠的祖上遗泽。
哪怕是朱棣也一样,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的最重要原因,除却靖难成功之外,那就是他爹是皇帝。
如果老朱不创业成功,他再怎么能折腾,都是白搭。
“我知道你们可能会说,你们是文臣,和赵匡胤这等武将出身不同。”
季伯鹰扫过这十一位文臣,从明前期的刘伯温、姚广孝、夏原吉、杨荣、杨士奇,到明中期的李贤、于谦、李秉、刘健、王阳明、张璁。
这些人之中,正儿八经有过亲身统兵经验的,只有三个。
于谦,李秉,王阳明。
“接下来再看。”
话音又落,周遭景致再次变化。
经历过一次幻境变化后的臣子们,这一次都适应了,并没有感到惊奇,皆是打量起这屋内布置陈设。
以及,在他们的面前,有着一人,侧倒榻上,正在剧烈猛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