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时,不想伤害宋金关系以不让钦宗返回南方危及自己皇位的宋高宗赵构,起用极力妥协主和汉奸的秦桧为相,停止抗金、迫害主战派,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,有付诸东流的危险。
这里的歌词描述的正是夜深人静时,帅帐内岳飞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。
第二遍,他听的是惊喜。
原本他只是觉得歌词写的很不错,将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,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,身为朝臣又极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心情,全部都写进了歌词中。
不过等到“弦断有谁听”的时候,他才蓦然发现,这不仅仅只是歌词。
而等待他第二遍认真听的时候,这才有真正的确定。
双调五十八字,前后段各四句、四平韵,这是词牌名——《小重山》。
也就是说前面的五十八个字,完全可以称为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。
【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独自绕阶行,人悄悄,帘外月朦胧。】
【白首为功名,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欲将心事付瑶琴,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】
李凯文此刻也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,星光娱乐到底是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。
如果说《满江红》是妙手偶得之,那这首《小重山》是什么鬼?
什么时候写歌的要求这么高了?!
而且《满江红》和《小重山》相比,更像是岳飞的一体两面。
一个是悲愤中夹杂着希望,一个是悲愤中夹杂着绝望。
但是这两方面的主题是完全统一的,统一的基础就是岳飞反对民族压迫、反对投降主义的坚定立场,热爱国家、热爱民族的深厚感情。
而且也完全符合不同时期、不同社会环境下,岳飞的心理变化。
不过李凯文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细想。
因为在这篇《小重山》唱完后,经过间奏的过度,这个温柔的男声终于唱到了副歌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