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候也是态度暧昧,甚至犹豫着做出一些改变。
正好,他也正要看看中山的选择是什么。
“是,陛下。”杨宣妃点头。
果然不愧是陛下,他的选择往往都是这般令人有些难以预料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
赵辰这才开始处理政务,期间看了学生们交上来的策论,进行了批改之后,对这些学生的表现多少还是很满意的。
特别是十五岁的陈业,此子果真是继承了其父的聪慧,表现得甚是聪颖。
虽然年岁比起其余人要小,可是表现出来的能力却是超过了他们。
可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。
看到陈业的表现,赵辰又想起了其父,也就是前国舅爷陈清亮。
陈清亮的死带出来的很多线索,到现在还是令人想不明白。
最大的疑点便是陈清亮留下那个《孝论》,那个跋,还有关于杨静静的那封信。
到现在,赵辰还没有搞清楚这期间的联系。
之前因为忙着登基,之后忙着整理朝堂,因而一直没有时间去想这些,而现在忽然间又想起此事了。
想了想,赵辰打算过几日,便开始重新调查此案。
这件案子,最终能够让他找到幕后之人,因此还是需要继续追查下去。
时间一晃三日过去。
来自东阳关的战报抵达。
这是一份捷报。
东阳关大军在王鼎剑的指挥下,攻打东楚虎牢关,仅用了三日的时间便是大破虎牢关,直接将虎牢关拿下。
面对划时代的利器,原始守城之战,也失去了意义。
当然,捷报上所言,敌军并未顽强抵抗,而是过早弃城,转入下一座关城,因此才会如此快速便拿下了这虎牢关。
这份捷报再次在朝堂上引起热议!
群臣讨论激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