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在,徐应暂时不知道有多少了!不过让徐应高兴的是,最近各方势力大批招兵买马,对木炭的需求再次爆棚,需求量甚至比巅峰期还要多,现在赵家堡的三十口土窑已经在全力烧制。
甚至价格都重新回到了三文钱一斤。
周记商行周兵买马的时候同样也需要木炭提炼精铁,这才想起胡三的木炭作坊,等他们再去调查的时候发现胡三已经将木炭作坊卖给徐应,整整三十口土窑日夜不停地帮他烧制木炭。
而他们,只能用高阶收购木炭,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绿珠差点没气死。
可是现在想要重新打造土窑烧制木炭已经来不及了,即便再不甘,他们也只能强忍着到徐应手里高价购买木炭。
这些天木炭生意都是张云芝和徐茂祖在负责,徐应实在没那么多精力负责。
不过在两人的照看下,又没有了胡三这类竞争对手捣乱,倒也没出现什么问题,每天大把大把银子收进张云芝手里。
这些天,张云芝收银子都收得手软了。
当然,要是让她知道徐应一下子在穆鹏义手中弄到四千两银子,肯定会震惊到晕过去!四千两啊,虽然被分出去一千五百两,就算只到手两千五百两,那也是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银子。
从金石院回来之后,徐应又去收购了一些制造兵器的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和别的物资,这才返回东城的宅子。
然后又花了两天时间将所有东西都运回徐家村。
直到第三天,厢兵营终于将帮他制造的三套亲兵甲胄送了过来,虽然样式跟厢兵营的甲胄差不多,但还是有些区别,徐应亲兵的这些甲胄上有些部件是红色,好跟厢兵营的甲胄区分开来。
这是厢兵营的匠造师专门这么做的,为的就是让其跟厢兵营区分开来,也是避免徐应打着厢兵营的名声做什么坏事儿。
当然,徐应乃是在厢兵营挂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