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奇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奇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八百五十二章 肃清

第八百五十二章 肃清(5 / 6)

,谁适合做什么?

只要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的,赵煦都门清。

怎么可能用不好人?

……

当天,都堂便通过集议,然后由吕公著领衔,上一道名曰:乞自今以后,府界上下差遣皆由陛下亲除劄的劄子。

赵煦装模作样的婉拒了一番,但第二天,在朝野内外的一致拥戴和恳求下,在以太师、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以及致仕前宰相、康国公韩绛、彰德军节度使张方平、保宁军节度使冯京以及荥阳郡王曹佾、驸马都尉王守约等宰执元老外戚勋贵重臣们的再三哭求之下,‘勉为其难’的答应了都堂的要求。

于是,正式下诏,拿到了府界县镇差遣除授的权力。

这意味着,整个开封府,都完成了清一色。

旋即,对府界的清理强度,陡然加强。

六月乙酉(29)。

大理寺从陈留县王德利家中地窖,查抄出赵世居伪造图谶器物。

赵煦大怒,两宫也同样被吓了一大跳。

就连已经宣布避正殿的太皇太后,都降下旨意,要求严查到底,肃清逆臣赵世居的影响。

同日,王德利的姻亲,襄邑县主薄陈实下狱。

因为从王德利家中,搜出了与陈实往来的信件,在信中发现了,其与陈实‘诽谤’、‘诅咒’先帝的内容。

从这开始,案件的严肃性,被拔高到了‘清理反宋反赵阴谋集团’的高度。

大理寺中的刑讯强度,被直接拉满。

一个又一个涉案的胥吏在拷打下,招认、撕咬出他们的上级。

然后上级又撕咬出本地的豪族,那些占据着县、镇要职,世袭、盘踞于府界中的典吏、主薄、县尉等要职。

短短数日,开封府十七个县就有二十多位主薄、县尉一级的官员被下狱受审。

大理寺监牢中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