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亲眼所见,谁敢信?
“起来吧,沈卿!”赵煦让冯景扶起沈括:“去看看蜂窝煤的作坊。”
“诺!”
“那作坊在何处?”赵煦问道。
“回禀陛下,在新城天马坊石炭场。”沈括答道。
赵煦点点头,这很合理。
天马坊,是大宋最早建立,同时规模最大的石炭场。
太宗以来天马坊石炭场,常常堆磊石炭十余界,每界超过四十万称(一称十五斤)。
……
一个时辰后,赵煦就在沈括等近臣以及御龙诸直的簇拥下,出现在了天马坊的石炭场旁。
整个天马坊内外,都有煤炭的痕迹。
远远的,就能看到大量煤炭堆磊在汴河堤岸上,延绵长达数里的壮观景象。
而在这些堆磊煤炭的堤岸下,有着一个个木棚。
赵煦的到来,引发了此地的轰动。
数百名工人,在官吏们的带领下,跪伏于一个个木棚前。
“陛下万福金安!”
“官家圣躬万福。”
人们齐齐的磕着头,恭贺着大宋天子。
“父老们不必多礼……”赵煦微笑着,让御龙直们散开,直接让自己的样子,出现在这些工人面前。
“都起来,都起来!”
“朕今天出宫,来看看诸位父老。”
“朕在宫中,时常挂念着父老们的生活……就希望着,朕的父老乡亲,都能吃饱、穿暖!”
赵官家们,本就是一些善于在平民面前打造亲民形象的君王。
太宗皇帝、真庙,都亲自处理过开封府庶政,甚至处断过各种民间官司——传说当年开封府的农民家里丢了一只猪,都能找皇帝要,而且,赵官家还真派人帮其去找!
仁庙就不用说了——在表演亲民、爱民方面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