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在文坛上,却没有对手!
就算是后来的拗相公和司马牛,当年在其面前,也得乖乖的伏低做小,自称晚辈末学后进。
“欧阳九认就行了!”文彦博没好气的道。
文及甫傻傻的看向自己的老父亲。
欧阳修?
他不是已经死了吗?死人怎么认?
文彦博叹了口气,解释道:“欧阳九在时,就已经很看好苏子瞻了。”
“错非当年苏子瞻年轻,名声不显,怕给其负担,不然早就传了衣钵了!”
“而张安道,与欧阳九乃挚友、知己……”
“两人的脾气,简直一模一样,都是茅坑里的臭石头!”
说到这里,文彦博就撇撇嘴:“如今,传的苏子瞻也是一般!”
“所以,老夫才说,这是老匹夫找了个小混账!”
文及甫眨眨眼睛然后想了想,好像还是真是这么回事。
欧阳修、张方平,当年在朝中,就以孤僻、不合群、头铁、爱开炮出名。
相对来说,张方平可能会低调一些。
而欧阳修在世,那是出了名的大嘴巴。
旁的不说,一篇《朋党论》就足以说明问题。
而现在的苏轼呢?
好像、似乎、大概也差不多。
这样想着,文及甫就忽然就理解了老父亲的意思。
苏轼苏子瞻的性格,不就是另一个翻版的欧阳修吗?
有张方平背书和牵线搭桥,欧阳修遗孀、儿子认可。
再来一个联姻关系,加上苏轼的文章诗赋,本就是天下知名。
这些条件综合到一起,苏轼苏子瞻,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并继承欧阳修留下的遗产。
然后成为天下士人都认可的文坛领袖。
至少,一个宗师的地位是跑不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