颐恭身而退,今日的经筵也就到此结束。
在整个过程,赵煦从头到尾,都是高度认真,表情严肃,与经筵官们交流,也是一副虚心受教,认真思考的模样。
无论是观礼的元老、宰执,还是殿上帷幕内的两宫,都非常满意。
……
结束了经筵,赵煦在两宫簇拥下,回到福宁殿。
祖孙母子三人,刚刚坐下来,喝了一口茶,还没来得及说话。
冯景便来报告:「大家,石都知与通见司的郭舍人来了。」
赵煦放下茶盏,问道:「都知与舍人来可有事?」
「言是都大江淮六路发运副使蔡卞并提点淮南路治水大使宋用臣等,发回了淮南赈灾、治河诸事的奏报。」冯景低声说着。
赵煦看了看两宫,旋即道:「去请石都知、郭舍人入内说话吧。」
片刻后,石得一和郭忠孝,便已各带着一沓厚厚的文书,进了内寝,到了赵煦和两宫跟前,石得一纳头就拜:「臣给两宫慈圣、大家问安。」
郭忠孝则俯首而拜:「閤门通事舍人臣忠孝,恭祝太皇太后、皇太后、皇帝陛下圣躬万福。」
「都知与舍人且起来说话。」赵煦柔声吩咐着:「冯景,给石都知、郭舍人赐座、赐茶。」
「臣不敢。」两人连忙再拜,他们一个是内臣,一个是恩荫的武臣,那里敢在御前坐着?
赵煦却是摇摇头,道:「都知、舍人今日是为了国事。既是国事,自当赐座。」
向太后在这个时候,说道:「皇帝说的是,两位爱卿就不必推辞了。」
太皇太后也道:「既是官家的恩典,两位爱卿受着就是了。
两人这才再拜谢恩,然后小心翼翼,战战兢兢的坐下来。
赵煦等他们坐下来,就问道:「朕记得七月壬申(17)时,淮南路走马承受公事甘用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