罢!”
太中大夫是从四品,相当于过去的文散官左右谏议大夫,通议大夫是正四品,相当于过去的文散官给事中,正议大夫则是从三品,乃是文散官阶的六部侍郎。
对文臣而言,越向上,升迁的难度就越大。
所以,从六品以上的寄禄官升迁,都很少有越级的例子。
一旦发生,就是所谓的超授!
特别是赵煦对章惇的这个安排,尤其如此!
这是因为,一般情况下,正议大夫就已经足够拜相了。
在元丰改制前,不知多少宰相,是带着某部侍郎的散官阶拜相的!
所以,章惇这一步,就是登天了。
已经具备了拜相的资格!
李清臣在心中想道:“果然,章子厚还真是简在帝心啊!”
不过,章子厚是大宋立国迄今,少有的以文臣领兵,大获全胜的人。
文臣们现在对这个给大家伙涨脸了的同僚,很有宽容度。
超授一级寄禄官,别说新党了,就算是旧党里的人,也不会有意见。
连司马光都不会说闲话!
于是拜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便听着赵煦继续道:“章相公既超授正议大夫,其殿学士就不太符合其身份了。”
祖宗之制,执政出知,带资政殿学士,资政殿大学士则作为宰相待罪罢任出知或者资政殿学士的序进之职。
一般来说,授资政殿大学士,就等于告诉天下人——这个人还得在外面待几年。
比如河东的吕惠卿,就是这个例子。
“便改授观文殿学士罢!”
李清臣听着,咽了咽口水。
观文殿学士,祖宗以来,只有三种人出外的时候才会带。
第一:宰相,第二:执政身份的东宫旧臣,第三:未来的宰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