擢之恩!”
作为贾昌朝的族人,贾种民在官宦之家长大,从小耳闻目濡就是官场的情弊。
自然,他很清楚,此事的意义所在。
街道司,素是武臣提举。
而且,是勋贵戚里的自留地!
现在,他,贾种民成为国朝开国以来,第一位以文臣提举街道司的人。
仅仅是这一点,他贾种民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就要好几分。
因为这是为后人谋福利的事情。
从此以后,文臣们的萝卜坑就要多一个了,这在冗官严重的大宋,实属万家生佛的事情。
而且,这个事情对他本人来说,也意义重大。
提举汴京内外厢公事这个衙门,本来就是朝野公认的顶流衙门。
天子亲预,开封府亲领,里面的人,不是天子近臣,经筵官就是天子身边的伴读。
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国朝未来的宰执之选。
他现在挤进去有了一个名分。
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所谓‘录事街道’。
但这是正式编制!
而且是天子近臣的编制。
地位,可以等同于先帝潜邸时的记室参军。
先帝为颖王的时候的记室参军都是什么人?
现在混的最差的那个人,都已官拜礼部侍郎——孙觉。
至于混的比较好的?
当朝左相韩绛!
贾种民只是想想这些例子,都是心潮澎湃,难以自已。
自伯祖父贾昌朝后贾家就已经没落了。
贾种民记得很清楚的。
去年,晏几道奉诏回朝,被天子特旨授选人。
就这么一个破落户。
可当他好心上去,想要结识的时候。
晏几道却满脸狐疑的看着他,一副:尊驾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