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……
哪怕隔着很远的距离,章惇也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。
那就是交趾人的营垒中,那些出现在他视线内的士兵、青壮,似乎都在忙着宰杀牲畜。
这太不寻常了。
这个现象不仅仅让章惇疑惑,也让狄咏皱起眉头。
“交趾人,这是要突围吗?”章惇问着。
狄咏点点头:“大概吧!”
这是能想到的事情。
也是李常杰现在唯一的选择。
突围!
可是,他凭什么敢的啊?
章惇和狄咏对视一眼,都有些不可思议。
突围这种事情,对大宋来说,教训深刻。
自从元昊反叛后,从好水川到三川口,宋军一次次被包围,也一次次开始突围。
最后的结果都证明了一个事实——一支被围困的军队,假若没有援军接应,强行突围的话,十死无生!
永乐城之战,再次证明了这个结果。
即使是一支百战精锐,在没有援军接应的情况下,突围必然全军覆没!
原因?
很简单——在下令突围的那一刻,所有组织都已经失效。
大部分人都将只想着逃跑。
于是,哪怕有少数敢战、敢死之人,奋勇杀敌,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——力战而亡。
永乐城之战后的第二年,西贼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例子。
大宋在静边寨设下十面埋伏。
西贼元帅、统兵官、都监仁多零丁,被团团包围、切割。
尽管仁多零丁麾下的骑兵,不可谓不精锐,他本部的亲兵不可谓不勇敢。
但战斗的结果却是——仁多零丁这个指挥西贼打赢了灵州之战,水淹刘昌祚,又带兵攻陷了永乐城的西贼名将,被宋军大将彭孙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