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奇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奇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

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(8 / 15)

,每天都有人冒着掉脑袋以及被辽国人黑吃黑的风险,背着铜钱去对面购物,赚一个差价。

为了赚钱,西北沿边的弓箭手,甚至可以在晚上悄咪咪的摸过边境,将铁器、铜器卖给那些白天和自己打生打死的党项人。

便是在朝堂之上,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们,除了少数几人,其他谁家不是有着亲戚、下人经商?

而市舶司,已经被证明是大宋最赚钱的机构!

……

元祐元年正月戊午(29)。

诏命天下诸路经略司、转运使司、提刑司、常平司等,查访辖区老迈县尉、巡检,考核其任职政绩,或予以转官,或予以奏差。

美其名曰:恩泽吏员。

其实却是要淘汰掉那些老的都快老年痴呆的官吏。

给他们一个官身,让他们不要占着茅坑不动。

没办法!

现在大宋的政治环境下,这些胥吏出身的县尉、巡检,哪怕老的都已经痴呆了,也没有人敢让他们致仕——万一这个老头有个叫蔡确的儿子,那可如何是好?

只能是打着推恩的幌子,让他们赶紧挪位子。

第二天,正月乙未(三十)。

诏以大名府去岁水灾,民田多有洪水浸泡,耕种未得,虽有赈济,却恐官司拘禁,命大名府冯京体量察访赈济,相机宽宥百姓所欠官府钱粮。

同日,太皇太后、向太后,并驾开宝寺祈雨。

两宫出幸,自然是浩浩荡荡。

光是仪卫就多达千余,更有大量车马景从。

这一天的开宝寺内,汇集了无数高僧,念经声、诵经声整日不停。

然而……

没有卵用!

隔日依旧是一个艳阳天!

太阳照着汴京城,群臣都开始窃窃私语。

于是,群臣共请赵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