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稷有贡献的,朕不吝高官厚禄,哪怕说错了,朕也绝不怪罪!
可是,后半段却话锋一转表示:倘若有人不怀好意,不合本分的上书,或者对国家政策、国家法令进行造谣式攻击的,或者只是迎合朝廷已经颁布的命令,而不在实际中总结经验,或是观望朝廷风气,希望从中获利或者迎合流俗之人的想法来博取名声的……以上六种行为,一旦查实,朝廷就会惩罚。
这诏书有问题吗?
没有,但司马光觉得,这不对!
你要让人说话,怎么还能限制别人说话的语气和内容?
所以,坚决的将这份诏书顶了回去。
而讽刺的是,后来司马光执意罢废青苗法、免役法。
有个地方上叫张行的小官,根据司马光的求直言诏书,上书谈及罢废青苗法特别是免役法的坏处。
他说,免役法被罢后,现在下等户每年要交的钱是过去几年的钱,有些时候甚至是几十年的钱,和司马相公所说的免役法被罢后,只有上等户可能会受损的情况完全相反。
所以他请求朝廷重新考虑。
然后……
我们在求直言和你有什么关系?
台谏对那个小官疯狂攻击,甚至有人喊出了‘贬篡岭南’的话。
于是,朝廷命令这个小官的上司对他严加训诫。
他就再也不敢说话了!
类似的例子元祐时代,比比皆是。
……
这一日的司马光,已经在洛阳城里,将自己的行囊、书册、官服还有其他必要的行礼,都已经收拾好了。
从陈州来洛阳接他上任的公吏们,也已经到了洛阳城,恭恭敬敬的递了请求司马相公赴任陈州,抚育一方百姓的文书。
司马光望向汴京方向,和前来送行的邵伯温忧心忡忡的说道:“自韩子华履任右仆射前后,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