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会,讨论把桥头村改名为“环珮新村”。
搞村企一体化,村就是企,企就是村。
要求不高,能解决一百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那差不多就是全村四分之一的家庭。
掐指一算,直接把全村年平均收入拉高三倍都不止。
以前给徐主任开车,小牛动脑子动得不多,后来混了几个月秘书,感觉脑子虽然开始动了,可有点跟不上。
现在……
不需要脑子。
因为屁股决定脑袋,他坐在桥头村村长这个位置上,要贪就想方设法榨干每一滴民脂民膏;要做事,那就是想方设法把集体资产变现。
农村最值钱的是土地,最不值钱的,也是土地。
同样的,劳动力是很需要的,但在农村的可替代性又极其的高。
小牛能想到的,就是借鉴一下老领导故智,先把事儿给定下来,剩下的,再慢慢谈。
夜长梦多嘛,万一张老板的小老婆听风就是雨,硬要撒娇说在老家姑孰也整一个年产多少万千升的啤酒厂呢?
所以村里面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也被拖过来整点像样的上档次的有文化的吹捧之言,反正不夸沈锦蛮漂亮这种低档次的。
全部火力集中在“人杰地灵”“积德行善”等等虚无缥缈的玄幻玩意儿上,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沈女士,您有福缘啊,您积德,您儿子女儿一定大富大贵健健康康长命百岁……
并且小牛也算是豁出去了,让村里那半死不活的家具厂,直接整了个实木牌楼模型,老木匠正在赶工“烫样”出来,就是个差不多牌坊模样的玩意儿。
“状元及第”“积善之家”,怎么不要脸怎么来,然后再整个大王八托石碑,上面刻着“环珮”由来,别说沈锦蛮心动,连张浩南都心动了。
他妈的,现在的基层干部就是拿这些东西来考验资本家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