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数量,想要凭借更为严苛的审查来推行变法。
因为没有合适的丞相人选,王承也担心任命新的丞相后,其并不愿意全力推行变法,到时候反而更加麻烦。
丞相在大乾乃是第一高官,朝廷一半的政令都需要丞相来处置。
因此一旦丞相不支持变法,王承面对的苦难就呈几何倍上升,在没有找到志同道合,才能卓著的人之前,这个丞相之位还是暂时空置好了。
不过没有了丞相帮忙处置事情,那么王承需要面对的情况就要变得非常做。
好在有内相和副相,在两人的帮助下,王承开始顺利处理政务,并且推行改革。
大乾朝廷中,原本看到先帝和丞相在短短两年内崩逝,这些国中的勋贵、豪强还隐隐有些期待,想着变法可以中断了。
结果没想到,皇室的变法的决心如此大。
王室的决心当然很大,因为王室很清楚,若是大乾崩塌,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王氏一族,正如同当年殷商天崩一般。
晁错逝去,大乾的权力机构需要调整,在无数情势的裹挟下,他需要先稳定朝纲,理清脉络。王承的才能同样不算出众,但是有皇室众多人才帮忙,很快就重新掌握了朝廷。
接下来,王承开始对变法进行调整,继续推行变法。真正着手推行变法,王承才算明白,这到底有多难。
很多时候,上面已经有铭文规定了,但是基层的百姓却还不知道。朝廷让那些地方官员去宣传新政令,地方官员就将朝廷政令抄写一遍,然后派人去宣读。
一些人故意将政令写的文采飞扬,花团锦簇,对于关键东西却是一笔带过。百姓听得雨里雾里不明就里。
这种政令别说是百姓了,就连官员自己都搞不明白。如此怎么能推行新政。
因为没有左丞相,朝中绝大多数的奏疏都要他亲自来批复,再加上晁错留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