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岁服役,四十五岁退役,不用服劳役,赋税也只是缴纳普通百姓三分之一,也就是三十税一。
当年成丁授田是三十亩,而这些人的授田是三百亩。三百亩田地已经算是一个小地主了,作为家主,自然是弓马娴熟,虽然是农兵,但是这些兵卒的实力却是丝毫不弱于朝廷正规军。
通常情况下,这些农兵是不务农,日夜打磨武艺,其兄弟也是如此,三百亩农田足以供养三四个壮汉。朝廷每年征召这些农兵是为了让他们熟悉行伍,学习各种令旗阵型。
这些农兵家中特许可以配备弓箭、马匹、镶铁皮甲,朝廷当年分封公族,同样是用这样方式。一旦有朝廷征召,这些农兵会很快集合,组建一支军队。
农兵平时是没有工资的,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有。这样一来,就为朝廷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,同时也保证了农兵一直处于精锐状态。让朝廷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维持一支精锐之师。
甚至就算是朝廷大军惨败,朝廷也可以短时间里招募农兵为军。农兵若是立下功劳,可以直接升为将校。
真实历史上,除了那些职业募兵外,最能打的士兵就是这些小地主组成的良家子士兵了。汉朝时期的士兵基本上就是这种。
这种士兵后来演变成了府兵制,南北朝一直到盛唐,这种府兵制达到了鼎盛。然后就是开始崩坏,最后被募兵制代替。
大乾推行的农兵制度就是子珏对府兵制度的一些改良,尽最大可能维持,同时又结合募兵制捣鼓出来的制度。这种制度可以保证士兵精锐,战斗力强,如臂驱使,要说缺点吧,那就是费钱了。
若不是大乾税收良好,又打通西域,又铸御制银币,要不然根本养不起。
王澈在姑苏待了几天,将海关筹办起来之后,这才离开姑苏一路向金陵而去。王澈并没有乘船,而是特意走的陆路,他想要看看百姓的真实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