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旱加三年涝灾,你江家也肯定衣食无忧,不是吗?”
“可……可我们江家这些钱财,都会去帮助百姓的啊。崇明县的道路是谁修的?水利设施是谁造的?房屋是怎么建造的?不都是我江家的功劳啊!”
“你们做这些事情,是为了百姓,还是为了江家?!”
朱拓没那么好糊弄,这些天来,他也了解不少崇明县的情况,整个江府,在崇明县就是只手遮天的存在,耕地无数,族人众多,不断地吸食百姓们的血。
可这些百姓们,到头来还要感谢他们的恩德。
这些乡绅把控着县里的情况,标榜着自身大义,尤其是精通儒学经典和官话,再加上免于徭役的特权,所以在面对百姓时有种天然的优越感。
他们看似在保护着百姓,实则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,比如说道路、桥梁、码头、开设市场,干涉牙行,经营高利贷,以此控制县里的绝大多数经济……让百姓们只有一条出路,那就是老老实实的务农耕地。
江明义认真的说道:“殿下,好叫您知道,崇明县的贼寇很多,还有一些无赖,我们每年还要组织乡勇,进山剿匪……殿下,我们每年做的事情很多,您要是让我们交税,那我们怎么有钱去改善百姓生活呢?”
江明义说话显得十分坦荡,句句都在提百姓,句句都在讲奉献,好像自己是一个大圣人,从生下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。
幸亏朱拓经常胡说八道,要不然还真会着了他的道。
“哦,那本王怎么看到,你江府低调中透出奢华?前朝的瓷器还有数十件,这些家财,你是怎么弄来的?莫非是与那些贼寇联合,专门坑骗百姓们的银子?”
“殿下,莫要诽谤草民,这些家财是先祖留下来的。”
“那你一直兼并田产呢?致使百姓们被迫成为流民,这你又该如何解释?”
江明义说话愈发淡定,不慌不忙的说道:“殿下有所不知,草民购买的田产都是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