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消息,此事还得派信使从南阳绕道联络。李琮担心薛白不至,请颜真卿写了封亲笔信诉说长安的危急局势,请薛白尽快来援,这已是第三封往洛阳的求援信。
“叛军占据潼关之后,没有立即西进,似乎遣兵去洛阳了。”
“确定?”
“小人到黄河北岸望阵,亲眼看到有大股叛军东向。”
李琮猜想那是去攻打洛阳了,不可避免地,他那紧绷的心弦顿时放松了许多。为了鼓舞长安人心,他很快召集百官宣布此事。
众人听闻,皆感庆幸。
唯杜有邻心里十分担忧,没忍住说道:“薛白的兵力最多只有万余,叛军十余万众,挟大胜之势攻洛阳,他如何能拦住?”
长安的安危太过重要,此前从未有人提过薛白的兵力,每次都强调“活捉安禄山”给人一种洛阳兵力充沛的错觉。也许在杜有邻心里不把薛白看得比长安城轻,才会在这场合,如此不合时宜地指出来。
“颜公以为呢?”李琮问道。
颜真卿又不能说“贼兵不趁势取长安,肯定是因为没想到圣人会逃跑,一旦得到消息必会杀来”。
他略作沉吟,道:“臣猜测,也许王师在洛阳打了胜仗,叛军受到威胁连忙回师。”
“薛白是颜公的学生、佳婿,必如颜公所言……”
出了大明宫,杜有邻与颜真卿同行。两人也不骑马,徒步往皇城走去。
“颜公如何能认为在此等局面下薛白还能打胜仗?”
杜有邻的语气中带着抱怨之意,像是在亲家面前回护自家子女。
他自认与颜真卿也算是亲家,当年收养薛白,他本就起意过要认薛白为义子,可惜被杜妗搅和了。再加上没有适龄女儿能嫁给薛白,这方面,他对颜真卿也是有些嫉妒的情绪在的。
把当前的崩坏局面细数了一遍,杜有邻激动地挥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