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“真的?”
“只要能够出兵常山郡,战报随王承业怎么写。”薛白回答得依旧干脆,同时目光仔细观察着李光弼。
李光弼并未感受到薛白那打量的目光,一心想要尽快推进平叛事宜,道:“我这便去回复府君,薛郎且等我好消息。”
薛白道:“何不一道去?如此,等王承业答应下来,我们可第一时间商议出兵事宜。”
说着,他指了指李光弼手里的战略图。
~~
这是两人第二次去见王承业,经过一番折腾,天已经大亮了。
策马到了太原衙署前,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喊道:“前方可是薛太守?”
薛白转过身看去,只见一队太原兵士正带几个风尘满面之人过来,他认出了其中几人,有袁履谦的家中管事翟万德,有真定县令张通幽。
“太守。”
“你们如何来了?”
“阿郎得知了土门关的消息,命我等连夜赶来。”翟万德一瘸一拐地上前,道:“府君听闻,叛军已巧渡黄河,攻洛阳甚急,局势紧迫,已举旗反正,传檄河北诸郡。”
“这般急,袁长史不怕叛军调头杀回常山?”
“阿郎说杀回来才好,正可解洛阳之围。”翟万德道,“何况薛太守已守住土门关,想必援军一定来得及。”
因这句话,薛白不由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他没说什么,只想到要尽快让河东出兵。
接着,薛白的目光落在了张通幽的身上,微微蹙眉,他曾听过颜杲卿介绍张通幽,说的是“进士出身,大节不亏”,而他在常山太守的任上,与张通幽几次相处,确实能感受到其人对朝廷的忠心。
但有一件事,张通幽有一个兄长薛白也认识,正是天宝六载在长安科举不中之后到范阳幕府做事、如今成为安禄山谋士的张通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