些人煽动舆情,不重惩不足以儆效尤啊……”
崔翘是有证据的。
一张皱巴巴的诗作被拿了出来,递在了圣人面前。
李隆基目光看去,有些讶异。
他一开始以为是白藤纸,但仔细一看,材质不同,遂看向高力士,以目光相询,竹纸工艺已经能做到这等柔韧程度了?
高力士点了点头,很小声地道:“是竹纸,将作监接手之后,纸质提升很快,关键在于纸浆的浸泡,据说有的要泡半年,老奴是没想到的。”
李隆基这才打开,看向了那首诗。
崔翘没听到高力士的低语,目光偷瞥去,见圣人皱了皱眉,不失时机地补了几“高适在今科写的诗也满是怨怼,臣不敢给圣人过目.….
李隆基听了,果然不悦,道:“爱卿受委屈了,退下吧。
“老臣告退。
出了宫城,崔翘稍舒了一口气,心想,先让圣人拿不到自己的错处,再拿那些放肆妄为的士子来转移圣人的怒气,该是应付过去了。
他求的不多,一个东都留守的闲职罢了。
回到家中,过了两日,崔翘正在书房,便听家中老仆通传道:“七郎,大郎、二郎来了,杜公也到了。
“我到堂上相见。”
崔翘官位虽高,但在这种大家族中,时升时贬的官职并没有那么重要。权力大小,有时看的是对朝野的影响力。
他的兄长名叫崔禹锡,在睿宗年间便进士及第,在开元中期担任中书舍人,审理章奏,草拟诏旨,执掌机要,权柄不是如今的礼部侍郎能比的。
如今崔禹锡年迈,已是白发苍苍,正坐在堂中与杜希望说话。
“七郎从小就糊涂,小舅莫要怪他。当时他也说过,要招薛白当孙女婿,这小郎君没看上我们崔家,无可奈何。
崔家兄弟的母亲正是出身京兆杜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