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拱手:“是,全凭景川王吩咐。”
朱载圳此时已有了内阁值房主人的气场。
朱载圳又道:“我查阅过户部历年的赈灾账册。从嘉靖元年到今天,一半儿的赈灾银都花在了河南。
河南真是个十年里五年旱,两年涝的贫瘠省份啊。”
王国光插话:“王爷说对了!臣曾做过河南吴江县令、仪封县令,两任干了六年。对河南的灾荒深有体会。
河南那边,涝灾还轻一点。淹没的无非是黄河沿岸的三府十九县。
旱灾,却是通省范围!
即便不旱、不涝,河南的土地亩产也不高。因为河南的地大部分都是盐碱地。
山东寻常年景,一亩小麦可产三百斤。河南丰年时不过一百五十斤。”
朱载圳道:“总是出了旱灾、饥荒调银子赈济,不是办法。得想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。”
严嵩苦笑一声:“河南爱闹饥荒,不是大明一朝的事。古往今来都是这样。
不知有多少帝王、多少官员想破了脑袋,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来。”
朱载圳道:“事在人为。什么事儿就怕不去想,不去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