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奇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奇阁 > 这个文明很强,就是科技树有点歪 > 第176章 第一次和外星文明通讯,载入历史

第176章 第一次和外星文明通讯,载入历史(2 / 8)

他文明可能不知道,人类文明描绘的铯133原子是哪个。

但因为处在同一个宇宙,全部的铯133原子和原子结构都是一样。

这样只需要备注一下铯133原子的原子核,有多少个中子数和质子数。

那么,外星文明就明白了。

哦,原来人类的1秒钟,就是铯133原子迁跃辐射周期9192631770倍花费的时间。

知道了1秒,接下来就能知道1分,1小时,还有1毫秒,1纳秒等等概念,时间的定义就达成了共识。

时间达成共识。

接下来,长度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外星文明或许不知道,人类的1米到底有多长。

但走向太空的外星文明肯定知道,氢原子核的直径,即质子的直径有多长。

用质子的直径去描述1米,比如1米等于多少个氢原子排列在一起,这样,外星文明就理解了米这个长度的概念。

有了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础概念。

其他的速度,加速度,力,重力等定义也就能进一步延伸确定,达成共识。

搞定了速度、时间、长度等。

剩下的颜色、声音也能用同样的办法达成共识。

有了颜色和声音,图画和图像就有了同步翻译的基础。

等全部基础的概念都达成共识,图像和图片也达成了共识。

接下来的远、近、长、短、轻、重等主观概念,就能通过图画的比较,图像的比喻等等方式,配合数据的对比,一步步的完成翻译,建立共识。

主观概念确定,更进一步的动作,行为,文化,甚至艺术等也能在这些主观的概念之上,建立翻译的基础。

比如中文的日。

当明白人类的物理规则,数学定理,还有对元素的定义。

外星文明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