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。
事实上,这几乎是集训过程中最难的科目,没有之一。
“你们现在收到了三条前线报告。”
“前沿部队说对方出动了一个团,侦查兵说对面出动了一个营,空中侦查单位说对面出动了一个连。”
“你们该怎么做?该信谁?”
听见教员的话,在场的干部们集体陷入深思,久久不语。
这是堪比“电车难题”一样,让人抓狂的选择难题。
但凡判断失误,做出了错误的选择,都会对战局造成影响。
什么?就不能再侦查一下,再收集一波情报吗?
嘿,就当指挥官搁这纠结的功夫,猜猜前线的敌方部队到哪了?
现在发现这个科目的残酷之处了吗?
作为指挥官,你会收集到多方面,且看似都正确,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情报。
如何依靠这些情报,剥茧抽丝,制定出通往胜利大门的作战方案,是每一名指挥官的必修课。
就像刚刚教员,给叶飞等各位干部提出的问题,仅仅只是入门级别的问题。
倘若把兵力,单位,进行提升,消息就会更多更杂更乱。
这种时候,非大魄力者,极难做出决定。
为什么军事领域的指挥官,全都是一副雷厉风行,多谋善断的模样?
不是因为他们的指挥官生涯,培养出了他们的优秀品格。
而是因为没有这两下,你就成不了指挥官。
就这么简单。
这样想想,某位下达过“机枪阵地向右平移五米”命令的“微操大师”,为什么会被人冠以“运输大队长”的名头,似乎也可以理解了。
作为最高指挥官,不懂得抓大放小,不明白什么问题才是当务之急,重术而不重势,安有不败之理?
而现在,就轮到叶飞来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