票。
次日一早,吴府众人起身集合,李南风的远房族兄李戒,将作监监正蒋春霖的孙子蒋如松,太医孙逸仙的侄子孙从霖,还有皇帝拨付的一队工匠,由一个名叫宋淮的匠人带队,一早就来吴府等候,他们将负责龙猛、龙骑军的营房建造。
虽说皇帝让吴扬不用陛辞,但他还是带着亲卫来到皇宫门口,恭恭敬敬地向皇宫行礼,向皇帝辞行。
卯时正刻,吴扬一马当先,长吉等人随邕在侧,后面跟着数十辆大车,浩浩荡荡地出城往海州行去。
宋淮带了一共二十名工匠,分属十五个家庭,拖家带口,男女老少一百来口,原本以为此去海州必是步行,许多人心中都极为忐忑。
有既怕海州苦寒,此去再也回不了临安的,更有怕小吴大人嫌累赘,中途将他们抛下的。毕竟他们当中很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子。
此时,见小吴大人不仅没有嫌弃之色,还人人都有马车可坐,有热食可吃,马车内被褥一应俱全,全是崭新的,比他们自家用的好了不知多少。
人人都是欢天喜地,不住口感谢小吴大人。
宋淮出自工匠世家,他家十余代人皆是大宋的顶级建造大匠,俗话说:“礼下于人,必有所求。”他见惯了权贵的嘴脸,对吴扬如此厚待,心中打鼓。
趁车队休息打尖的机会,宋淮走到吴扬身边,赔笑道:“吴大人。”
吴扬正与长吉、李戒等人商议到了海州之后的诸般事项。
说实话,对于皇帝提到的“重头开始”,吴扬丝毫没有头绪,不知道皇帝所指为何,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见宋淮过来,他点头招呼道:“宋大匠,过来坐!”
宋淮哎了一声,赶紧挤进圈子找个位置坐下。
吴扬也没瞒他,将自己如今茫无头绪的事情讲了一遍。
宋淮思索了片刻,“小人有些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