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自成一派,不仅是当世顶尖水平,必能流芳后世!
为此,他苦练书法和画技,他不奢望能与父兄并肩,他只希望自己不要差得太远,可以跟在他们身后,亦步亦趋!
年幼的他不知道,他这种不加掩饰的孺慕落在旁人眼里有多可笑又多可恨!
那一年中秋,徽宗皇帝要考校几个儿子的才艺,几位哥哥拿出来的作品皆是些平庸之作,只有他,精心准备了许久,拿出来的作品让父皇眼前一亮。
“赵桓,你再这般浑浑噩噩,不思进取,连你九弟都要嘲笑你了,你还怎么做大宋的储君,诸皇弟的表率?依朕看,今年中秋的魁首就是赵……小九了!”
太子哥哥笑的很温和,事后还让人送来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。
“九弟聪明,做事又用心,日后前途不可限量!”
年幼的赵构以为,他得了父皇和太子哥哥的夸赞,父皇甚至还亲切地称他“赵小九”,他和母亲在宫里会更得人尊重,日子会好过一些。
谁知道,那才是他们母子噩梦的开始!
他的生母韦氏出自前宰相苏颂府上,原本是苏颂为了稳固苏家的地位,将他母亲以苏府的名义送入宫中。
这种事情在大宋实属平常。没有合适的女儿,或者舍不得女儿入宫的宰执高官们,临近致仕大都会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稳固家族地位。
送进宫里的女子出身微贱,没有娘家可以倚傍,要想承宠,要想稳固地位,在宫里生活得好一些,只能倚傍主家。
这是一种共生关系,比任何契约都有效!
慢慢地,宫里流言四起。
传言韦氏并非清白之人,她原是苏颂的侍妾,送入宫以前,韦氏已经上过苏颂的床!
为了使谎言更加逼真,他们又给韦氏编造了一个更加不堪的过往,传言韦氏之所以能通过验身环节入宫,是因为侍寝之夜